目前分類:影想 (15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權力是要建築在道理上的,如果我命令人民跳海,他們會造反。所以我不可能命令日出或者日落,儘管我統治著整個宇宙。」──「小王子」

在西藏高原,人要生活只有靠游牧,商隊以鹽換麥搬有運無供給族人,但高原運輸談何容易,千百年來只有靠犛牛,於是所有的生存法則全都維繫在犛牛商隊的運輸上。「喜瑪拉雅」(Himalaya)裡的老酋長世代都是領隊,但兒子意外死亡,孫子年幼接不上手,他懷疑兒子被副領隊謀害,說什麼也不同意讓他成為領隊,但放眼族中確實只有他一人足堪大任,在情勢交逼之下,老酋長竟然決定自己帶隊!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原本想好的題目是『我看彼得布魯克導演的彼得懷斯的劇作「薩德侯爵導演夏亨東的精神病患演出尚保羅馬哈受迫害並遇刺的故事」』,但想到當中還可能牽涉到帕索里尼,加上亞陶的殘酷劇場以及布雷希特的疏離效果等劇場理念,如果還要扯到西蒙波娃、羅蘭巴特或是卡爾維諾等對於薩德及帕索里尼的評論的話,那麼這個題目可能還嫌太簡略了。

好在欣賞這齣戲並不用這麼囉唆。事實上「馬哈/薩德」原本的片名「薩德侯爵導演夏亨東的精神病患演出尚保羅馬哈受迫害並遇刺的故事」長度大概已經破了影史紀錄,但是這倒不失為一目了然的本事,如果對這齣60年代的名劇並不陌生的話,國立藝術學院的劇場研究學者鍾明德於1987年亦曾將其改編為「馬哈台北」在台北搬演,可惜那年我離開台北就學,未能親炙。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一、
「像的本質完全在於外表,沒有隱私,然而又比心底的思想更不可迄及,更神祕;沒有意義,卻又召喚著各種可能的深入意義;不顯露卻又表露,同時在且不在,正如海妖賽倫的誘惑與魅力。」羅蘭巴特在「明室」這本以攝影哲學為主題的書裡的第44節引用了上面這段布朗修的話。而這段話卻是布朗修拿在攝影發明之前就已存在的「描像器」(camera lucida,與「明室」為同義詞)的特質來轉喻創作或寫作這件事。這段話出自他散文集中的一篇「海妖賽倫之歌」。而布朗修在這篇文章裡談的卻是普魯斯特如何在寫作之中完成了他與海妖賽倫相遇的經驗,「時間轉化為想像空間」、時間與死亡、在同時不在等等。

從布朗修舉普魯斯特寫「追憶逝水年華」時與海妖相遇,到羅蘭巴特舉尤里西斯歷劫歸來,再到荷馬的「奧迪賽」,這當中有什麼關連?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本屆2001年台北金馬影展的閉幕影片有兩部,我捨香港導演陳果的「榴槤飄飄」而選了這部由素以冷調疏離著稱的麥可漢內克(Michael Haneke)導演的「鋼琴教師」(The Piano Teacher)。看之前已有了心理準備,沒想到看完之後只有一個字:幹!

這不是在罵導演拍了部爛片,相反地,這還是部極佳的影片。我相信許多觀眾看完他的前作「大快人心」(Funny Game)之後,心中也一樣會湧出這個字。這個字之從我心頭湧出是那樣地自然,只有真誠無偽的導演能夠去碰觸那人心中最骯髒齷齪的一面,而讓觀眾在體會了導演的哲學或企圖之後,也能極其真誠無偽地迎合導演,打從心底自然而然地吐出這個幹字。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的愛情遺忘在秋天」(Late August, Early September),是由張曼玉的法國導演老公阿薩亞斯(Oliver Assayas)執導。這部片從一開始我就被導演對鏡頭的運用壓迫得喘不過氣,原因是阿薩亞斯在鏡位的選擇上大量地採用中景,讓演員就在鏡頭前兩公尺內的範圍演戲,外景還好有景深有視野,內景就真的很有壓迫感了,再加上演員在鏡頭前不斷地走來走去,在疏離的人際關係中,這樣的鏡頭語言讓人不得不去逼視每個演員的內心。

男主角蓋柏瑞是個蠻有才華的文藝青年,他的好友亞倫和他亦師亦友,但不幸身罹絕症,死前出版了一本書頗獲文壇好評,使得蓋柏瑞不但有點嫉妒,更有一種莫名的悵然。由於蓋柏瑞之前接下巴黎某大出版社的叢書總編輯一職,開始有高薪有地位時,被剛出院的亞倫直言抨擊,認為他變得市儈、與理想妥協、企求安定的生活,甚至感情等等。當時回家療養的亞倫只想寫自己的書,對蓋柏瑞介紹給他的工作表示不願接受這種施捨;蓋柏瑞受到自己好友如此直接而嚴厲的衝擊,雖然難堪,但也不是全無反省。亞倫死後,他即辭了工作;他和前女友珍分手後,和新女友安的相處也頗多摩擦;珍雖一直對他舊情難忘,渴望重續前緣,但蓋柏瑞似乎和安在心靈上更能契合;而珍和亞倫的相知相惜其實也說明了她和蓋柏瑞的格格不入,於是整個悲劇氣氛就這樣烘托了起來……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為了參加台北德國文化中心舉辦的「迷你世界公視大展」(Mini INPUT),我特地請了一天假,主要是為了「暗殺殖民地領袖」這部紀錄片。

「暗殺殖民地領袖」這部45分鐘的紀錄片,內容是導演Thomas Giefer為1960年剛果獨立時的總理盧蒙巴Lumumba遭暗殺事件重新翻案解釋,並揭露了四十年不為人知的歷史檔案。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本屆「台北電影節」﹝其實不妨改稱「台北加拿大電影節」﹞照例又是場大雜燴,缺點是貪多嚼不爛,好處則是可以各取所需,我選看了三個導演八部影片,其中半數是DC大衛柯能堡﹝David Cronenberg﹞的舊作,每一部都叫人驚喜不已!

在談及DC之前,先摘錄一段我在「關於『斷背山』的十一條隨想」一文之後的討論串中所寫的一段小評: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歷來描寫二次大戰猶太人受迫害的集中營電影實在太多,這是「非關命運」﹝Fateless﹞這部電影無法迴避的大環境,但卻正是因為在這種狀況下,此時這部電影的出現才格外具有意義。

遠從史蒂芬史匹柏的「辛德勒名單」﹝Schindler's list﹞,近到波蘭斯基的「戰地琴人」﹝The Pianist﹞,能夠在這種題材中脫穎而出,必有其不可忽視的可觀因素,那麼「非關命運」到底有些什麼不同?在看完電影之後,再看看網路上的相關評論心得,覺得可以出來說說這一點。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7) 人氣()


以所謂「民族誌電影」(Ethnographic Film)的角度來看,這部由日裔美籍導演羽田信代在夏威夷所拍攝的「照片新娘」(Picture Bride)顯然僅具企圖心而缺乏說服力,但在一次聽了世新大學成露茜教授關於「資本主義與人口流動」的演講之後,這部片中的許多影像不覺又從我的腦海逐漸浮出……

影片的故事背景是發生在上個世紀初,一個日本少女在失去了雙親之後,透過媒人的介紹,從照片中認識了一個到夏威夷當甘蔗工的日本男人,雖然百般不願,她仍然勉強同意了這門親事,詎料到了夏威夷,她才發現那男人比照片幾乎要老了20歲;起初她堅持不就,但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她只有先賺足路費才能返回日本,然而隨著日子一天天的過去(我們由此得窺本世紀初在夏威夷討生活的日本移民過的是什麼樣的日子),兩人的關係逐漸產生變化,最後他們決定從頭開始共度此生……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看「科學怪人」時,你會想到什麼?一個怕水的老導演,竟然淹死在自家的游泳池裡!這裡面又有什麼蹊蹺?

電影「眾神與野獸」(Gods And Monsters)裡,由伊恩麥凱倫(Ian McKellen)飾演的男主角,就是這個現實世界真有其人的老導演詹姆斯惠爾(James Whale)。1893年在英國貧窮的鄉下礦村出生,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在德國集中營接觸學習到舞台劇,戰後回到英國就在倫敦劇場界發展起來;然後美國百老匯向他招手,1930年派拉蒙與他簽下第一部電影合約,要他擔任霍華休斯(Howard Hughes)的戰爭片「煉獄天使」(Hell's Angels)的對白導演,等於是演員指導;1931年他跳槽到環球拍攝了恐怖片的經典之作「科學怪人」(Frankenstein),帶起好萊塢恐怖片的風潮;緊接著又拍了「隱形人」(Invisible Man, 1933)和「科學怪人的新娘」(Bride of Frankenstein, 1935),總計拍了20部左右的片子,奠定了他在影史的地位;但恐怖片的風潮過後,他便退出影壇改行當畫家,過著隱居的生活;居然在那個年代,他便公開承認自己是同性戀,喜好「全男性泳池宴會」(all-male pool parties),但在與老情人David Lewis分手之後,1957年被發現溺斃於自家游泳池中。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大幻影」(Grand Illusion)是法國導演尚雷諾1937年(二次大戰爆發前夕)在威尼斯影展一炮而紅的經典力作。內容是描寫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數名法國軍官被德軍俘虜而他們想盡辦法脫逃的故事。這部片奪得當年威尼斯影展的最佳藝術影片獎(威尼斯影展1949年才開始將最佳影片設為金獅獎),一舉提升了威尼斯影展在世界影展的地位,可惜的是在此片引發歐洲人民的熱烈反應之後,第二次世界大戰仍然爆發,成為歷史的諷刺。

「大幻影」雖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為背景,但尚雷諾卻全然不呈現戰爭的場面,而從德國集中營的生活切入,幾個法國軍官商量逃獄的情節竟成為經典,後來凡是以逃獄情節為重點的電影如「刺激1995」,都曾經或多或少地沿襲。即使是描寫集中營生活,尚雷諾也不特別表現集中營的殘酷,反而從人道主義出發(顯然受到卓別林的影響)。片中沒有人是面目猙獰的反派惡人形象,德國軍官也是充滿了人性,不但對待戰俘彬彬有禮,連發現戰俘脫逃,欲待開槍攔阻時,也是猶豫再三,不願傷人。集中營內眾人的對話也是風趣無比,除了無行動自由之外,簡直就像是萬花嬉春。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在世紀之末創新世紀的台灣16mm影片


1999年10月,6位年輕導演,以「從缺影展」的模式,舉辦了第一屆「純16影展」。2000年2月底,原來的6部影片再加上2部新片,同樣的影展又辦了一次,並且在今年年初其中幾部影片還出了錄影帶上市販售;就在此文刻正書寫之際,忽又聽聞今年「純16影展」又要在10月中開辦,看了一下片單,有幾部雖已上映過,但對第一屆而言,這次是全新的作品。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在世紀之末創新世紀的台灣16mm影片


當一個大眾媒體一旦被取代後,它只能成為藝術或者死亡。──Marshall McLuhan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電影一開始是無聲的。

自從有聲電影發明以來,影片中的聲音就逐漸被視為是影像的附庸:不是影像的注解,就是輔助影像的情調,或者烘托影像的氣氛。影像本位主義者自然可以振振有詞:電影無聲從未減損影像的吸引力,但是只有聲音卻無影像的廣播劇卻不可能受到相等的重視。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昨日﹝6月16﹞在誠品看了李香秀2000年即已拍畢的紀錄片「消失的王國──拱樂社」,映演後有學者參加座談,分別是陳儒修、林鶴宜、齊隆壬以及邱貴芬,學者們的意見均未出乎意料之外,唯台大戲劇系主任林鶴宜對現今歌仔戲的發展做了許多報告,打破許多刻板印象。

基本上我肯定導演對於本土文化的關懷,雖然是呈現光復後至無線電視開播這個時代的一項台灣庶民娛樂,但是對於台灣現代的娛樂文化很可以抓出一些脈絡進行反思。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大敵當前」﹝Enemy at the Gates﹞是一部以史達林格勒攻防戰為背景的戰爭片,但我在這部電影裡看到的卻是兩個三角關係:


男主角裘德洛Jude Law是個神槍手,在戰場上卻連把槍都搶不到,只有裝死躲避,卻因緣際會地救了政戰官喬瑟夫費恩斯Joseph Fiennes。政戰官見識到裘德洛的斃敵神技,同時也意識到紅軍需要一個提振士氣的偶像,於是趁紅軍指揮權力更動之際,把裘德洛一舉推上檯面塑造成民族英雄,兩人之間相互提攜又是生死交情,卻因為蕾秋懷茲Rachel Weisz﹝神鬼傳奇的女主角﹞的介入而成為一種三角關係。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看「暗潮洶湧」裡女性政治鬥爭的典範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老子,第二十二章)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Have you ever danced with Devil in the pale moonlight?
──Joker(Performed by Jack Nicholson in film, BATMAN, 1989)

四年前,我看了一部如今已記不清的劇情的片子:里歐卡霍(Leos Carax)的「壞痞子」(Mouvais Sang),對片中的男女主角,丹尼斯拉方(Dennis Lavant)和茱莉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兩個人半夜不睡覺在那兒講些有的沒的,很有高達「斷了氣」的感覺。但是這部片的特殊風格,卻有股致命的吸引力使我後來的大學生活也逐漸走向這種「黑得無可救藥的浪漫主義」。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


愛是孤獨的,雖然愛必須參與──杜思妥也夫斯基

1995年3月13日,以拉斯.馮提爾Lars von Trier為首的4位丹麥電影導演,發表了一份〈Dogma 95〉宣言。這份宣言表面上是這幾個導演在影像工作上所共同認可的自我規範,實際上卻等於是向著丹麥本土的政治、社會,甚至當代資本主義運作下,所產生的所謂中產階級品味、藝術觀,甚至價值觀進行宣戰,其重要的程度已可視為一個政治事件。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沒有一個悲劇不超越。(There is no tragedy without transcendence.)
──《悲劇之超越》,亞斯培(Karl Jaspers),葉頌姿譯,巨流,1970

《今天暫時停止》(Groundhogs Day)是一齣奇幻喜劇,它的奇幻之處在於題材的超越性。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