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河況 (5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我的《獨立時代》 ● 686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Survive Style 5-1.jpg  

 

頓悟的速度  ● 686

 

你曾在人生中感到某個頓悟的時刻嗎?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偵探1.jpg 

 

恐怖的核心  ● 686

每年農曆七月有河的影痴俱樂部總要挑一部恐怖片來配合節令,今年也不例外,本來想放映馬來西亞導演何守恆的《心魔》,女主角惠英紅便以此片奪得去年香港電影節最佳女主角,但是本片雖然拍得頗細膩動人,終究不能算是恐怖片,不必趕在鬼月放,於是選了另一位泰國導演彭順的《C+偵探》。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ngel Heart2.jpg 

 

黑暗的魅力   ● 686

之前有資深影迷提到馬丁史柯西斯的《隔離島》(Shutter Island)和亞倫派克的《天使心》(Angel Heart)有像,認真想想的確有部份手法與劇情意含相近,包括對於自我認同的追尋、對戰爭與國家的質疑等,但《天使心》碰觸到更多南北差異、黑白種族、宗教(基督教與巫毒)、性與亂倫等等議題,野心實在不小,《隔離島》相形之下較為單純,但這也是它能夠傾盡全力一擊到位的原因。不過《天使心》的懸疑驚悚氛圍不下《隔離島》,亂倫及妖邪爭議更與波蘭斯基的《唐人街》及《失嬰記》有得拼,絕對是影史不容錯過的黑色電影!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cap004.bmp

 

荒謬的日常  ● 686

 

人之所以有說故事的能力,是因為人有表達自我的需求,即使如伊莎貝拉雨蓓主演的《編織的女孩》(The Lacemaker),雖然她本來就沉靜寡言,但在受到極大的感情創傷之後,表面上仍然一如往常,但她卻必須不斷地編織,這個看似機械性的動作充滿女性受壓抑的意味,卻相當精準地表現出她其實有千言萬語想要訴說與表達。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粉墨登場1.jpg 

 

一場社運人士的生命辦桌  ● 686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hinatown4.bmp

波蘭斯基的惡之花    ● 686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小布希傳1.jpg 

 

你不知道的小布希 686

 

「我們不該忘記,美國本身就是頭號恐怖主義國家。」美國評論家諾姆‧喬姆斯基在911事件後如此說道。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撞到正4.jpg 

恐怖的底層 686

 

香港電影新浪潮至今也30年了。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天水圍的日與夜2.bmp 

大導演小製片 ● 686

 

《海角七號》上映前,沒幾個人認識魏德聖,但是他堅持不將就用小錢拍大片,因為那只會把自己本來想拍的東西刪減得不成模樣,即使勉強拍出來也不好看,所以花了3000萬台幣的《海角七號》才有了現在的模樣。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海灘的一天5.jpg 

女性的獨立時代  ● 686

 

1983年,台灣新電影的第二年,相較侯孝賢在澎湖與高雄拍出撼動人心的《風櫃來的人》,楊德昌則以《海灘的一天》冷眼看待台北都會女性的心路歷程,台灣新電影的兩大面向幾乎就此定調,爾後兩人各自馳騁愈奔愈遠,台灣新電影也就愈來愈精采。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書癡的江湖 ● 686

《錄鬼簿》是一部奇書,連偉翔導演拍的《錄鬼簿》則是一部奇片。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一個導演,兩部短片,三方通話 ● 686

我認識秀瓊超過20年了。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浪子的風範 ● 686

「每當完成一件善事之後,我總得立刻做點什麼不良勾當,這樣我才知道自己不會落得心力交瘁。」──保羅紐曼在1985年於加州比佛利山的樹屋上跌下來後對珍妮如是說道﹝《保羅紐曼、義大利麵醬以及他的奇怪搭檔》﹞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歷史的一夜 ● 686

馬丁史柯西斯素來好史,他早期的經典「殘酷大街」、「計程車司機」、「蠻牛」、「紐約、紐約」、「喜劇之王」等,無不展現為一人一城造史的企圖,即便是近期的作品「紐約黑幫」、「神鬼玩家」、「神鬼無間」等,亦皆是大格局大視野的氣魄之作;然其1985年拍攝的這部「下班後」卻是馬蒂生涯電影中的一部秀異之作,光看劇情大綱:一個上班族在紐約soho區的一夜風流奇遇,怎麼都想不到這會是馬蒂的電影。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恐怖的道德 ● 686

2001年911事件爆發,不僅對世界局勢立刻產生影響,連帶地對美國電影也產生了影響:在911之後,任何以美國本土或與美國相關的國際政治為題材的電影都不可能沒有911的解讀空間;但在許多直接或間接碰觸911事件的電影中,我非常訝異史派克‧李竟能在911事件第2年就拍出「25小時」這樣的傑作,甚至還在克林伊斯威特「神秘河流」之前,雖然因為片中艾德華諾頓對著美國大堆髒話噴口而出肯定入圍不了奧斯卡,卻絲毫不讓得到兩座小金人的後者掠美,我私心認為「25小時」是當年度最傑出的美國電影。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瀕臨崩潰邊緣的學運 ● 686

聽瓦礫開講《看哪,我們這些假左派》,言道「無腦學運」一節,頗令人會心,頓時聯想到兩部有六四民運情節的電影「動詞變位」、「頤和園」,以及許許多多觸及法國1968學運的電影;原本有意趁1968四十週年時找一部適合的﹝例如貝托魯奇的「愛做愛作夢Dreamer」﹞來「緬懷」一下,後來覺得這種「緬懷」不過是翻歷史餘燼,又想到1998年也就是1968三十週年時,聯經出了一本「法國1968──終結的開始」,趙剛還在譯註小記中說要「讓1968成為本土的一部分」,結果十年過去,該終結的早已終結,該開始的卻也沒見到開始,便覺得或許來點另類的刺激,可能還好過炒冷飯式的「緬懷」。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恐怖的挑釁 ● 686

戴維‧斯卡爾在《魔鬼秀──恐怖電影的文化史》一書中竟以一部非恐怖片「眾神與野獸」作結,只因此片是關於「科學怪人」導演詹姆斯‧威爾的傳記電影,且意外地提及許多關於恐怖形象的源起和內涵;片中有場戲是詹姆斯‧威爾在和朋友們談論關於好萊塢恐怖文化的枝微末節時感到厭煩,「他疲憊地拍拍自己的腦門,『惟一的魔鬼』,他說道,『就在這』。」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記憶就是力量 ● 686

2006年底,我和隱匿到香港考察港澳書店時搭了兩回天星渡輪,回台後沒多久發現天星碼頭被拆了,然後到了去年,聽聞天星碼頭旁的皇后碼頭也要拆了,香港許多文化團體及民眾發起運動,想要保留皇后碼頭這個承載著許多香港人生命記憶的地方。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野蠻的困局 ● 686

「坎那沙塔奇抗爭史」是90年代一部非常重要的記錄片,由加拿大原住民女紀錄片導演Alanis Obomsawin拍攝,從她的身分及性別我們已然可以想見這部紀錄片的議題複雜性。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