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人間條件」之後,導演吳念真跨足舞台劇領域的第二齣戲,由綠光劇團製作演出的「青春小鳥」。表面上是吳念真及柯一正以個人真實身分上台演出的中年懷舊,但在懷舊的氣氛底下,埋藏的卻是對年輕世代的拒斥與蔑視。

藉由蔡振南、六月、王雅萍等幾個主要演員,各自以其所飾演的角色立場,對著觀眾傾洩大量而赤裸的內心告白,實際以對話動作演出的戲劇情節反而被精簡弱化成為這些獨白的註腳,整齣戲就這樣單純地呈現出四個彼此互不相干的故事。如此粗糙鬆散的戲劇結構,其實不是一句「這些故事中同類型的角色彼此間具有某種共通性」就能夠交代過去的。

儘管故事情節的設計十分細膩動人,處處可見「念真風格」;但與其說是懷舊,不如說是導演刻意藉著對自身成就的不斷自嘲放低身段,以一種看似隱諱,其實非常急切且幾乎不加修飾的方式,表達其對於人生及社會現象的觀察心得,甚至直接進行價值批判。

同樣是在搖頭PUB被抓,中年男子蔡振南居然在警局厲聲斥責六月的輕佻言語,接著以似乎滿懷心事地落淚來掩飾其罪疚心虛,然後再由吳念真以敘述者身分且極其自然之口吻發出感慨:「啊,沒有人了解我們啦!」,由此取得中年人對下一代批判之正當性。既然剝除了那層角色的外衣,那麼這樣赤裸的告白批判反而暴露出吳念真對年輕世代的觀察,其實與李永豐飾演的警察及陳希聖、王雅萍等父母角色的刻板演出一樣流於簡略浮面。

雖然劇中對於國家暴力有所質疑,也對父母在家庭中扮演的社會控制角色加以嘲諷,但這些顯然都不是全劇的重心。整齣戲裡的中年人似乎都充滿了不為(年輕)人所了解的經歷及心事:當年一夕之間因老闆夫婦意外過世而娶了老闆女兒的暴發戶同學,如今內心空虛到可以無緣無故掉淚,甚至幫老婆購買衛生棉也能夠讓他提升到以為自己是聖人的境地。

與父相依為命的女兒正面臨尷尬的發育期,制服已遮不住日漸隆起的胸部,而父親的主管,一個已無法生育的女人,看著心疼,帶她去買胸罩,卻被店員誤認為是母女,兩人就在這樣一個虛假的情境被喚起了真情,同時也使彼此匱乏已久的情感空白獲得奇妙地滿足。

一直做著倉管工作的老爸在中年失業、又與妻子離異之後,北上投奔仍在念研究所的女兒,卻意外與女兒的老師兼同居人碰面,在KTV中老爸告訴老師「男人一生最重要的就是責任二字」,隨即將付帳的責任推了給他,但這一推卻也同時將照顧女兒的責任給推了出去。

這種種人間現世的荒謬、無奈與沈痛,引發了觀眾的認同,因之在取得所有的理解與同情之後,結尾當所有搖頭PUB中的青年男女再度上場,如潮水一般淹沒了本劇的兩位編導,彷彿暗示著他們發現自己早已退出舞台,那舞台已是屬於年輕的一代。但諷刺的是,隨之而來的謝幕場面,接受鮮花掌聲的依舊是吳念真柯一正蔡振南,佔據舞台的人始終還是他們那一代,他們扒開自己的青春,想要的卻是我們的小鳥,他們何嘗真正把舞台讓出來呢?

藉著這樣的告白宣示,我們其實清楚地發現,這一代中年人已經具有相當的危機感,才會如此急切地想維護甚至鞏固自己所認同的那個社會價值舞台,甚至支吾其詞地召喚下一代跟隨擁抱。只是,悲劇地(tragically)說,潮水雖然盲目,但終究還是會淹蓋過來的。


本文原刊於90/11/17中國時報娛樂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