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ke V.S. 686 2006/10/24MSN對談



Mike:你覺不覺得影評讀者變少了?
686 :有嗎?
Mike:我覺得現在人講究速食,於是會選擇一個快速的方式,比如可以看電影取代看小說的,會覺得看完電影等於看完小說一樣,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電影感人而去看書,但是缺乏耐性加上太多評論,導致人無法讀太長的太硬的,反而喜歡視覺的超過文字的。
686 :你是說,沒人看影評,卻有太多人寫影評。
Mike:也不是這樣喔,我是說...寫影評的沒人看,寫太多的很多人沒耐性看,全部都是字沒有圖的也很難讓人家想看,寫影評因為網路的發達,有點變相成為一種情感抒發。所以部落格或BBS可以充滿好好看、很感動等詞彙,卻不用去量化或解釋它,因為感動是一種娛樂,娛樂完了不用留下什麼。
686 :但是如果趕影展變成一種熱潮,當看完電影之後,一般人還是會想跟看過的人聊聊彼此的想法。
Mike:但是這種聊的方式,跟讀的方式是不是被取代了,也就是說...聊可以漫天的聊,但是讀跟寫,是要整理,但是這種過程之中需要時間跟轉換,很多人大拜拜完,覺得就有保佑了,卻不覺得真正需要去努力提升或者改變,因為是娛樂功能居多。所以影評也就變得沒有像以前那麼的充滿指標性?或者影響電影那麼多。
686 :可是我卻覺得以往平面媒體的影評充滿獨斷與權力的傲慢。自有網路之後,反而百花齊放,水準當然不齊,但是各種意見都有,反而更豐富了觀影之後的互動文化。
Mike:是阿...就是這種百花齊放,讓電影更多討論的空間,而且人人更願意去談,但深廣度似乎聊備一格。所以影評沒人看,是不是因為以前管道太少,然後就影評成為影評,現在則是討論很多,以至於讓影評失去它原本在台灣市場的價值性。
Mike:而成為某部影片推片的某一種工具(以前當然更甚)。
686:會嗎?醬子我就不用寫影評啦!
Mike:ㄟ...也不是這樣的
Mike:你不是說你的不是影評嗎?哈,是一種你個人的標誌
Mike:像你寫一些再見列寧、綠巨人..等等的
686 :但讀者可能不降子覺得,讀者還是會認為我在寫影評啊!
686 :我沒寫過再見列寧啊!
Mike:有啦,你寫你爸爸那一代的事,然後當成再見列寧之感
686 :電影沒談多少,那篇當然不是影評啦!但譬如張老師專欄,我也很難否認那不是影評
Mike:所以你的定義下...你寫的鋼琴教師跟駭人怪物,就是影評?
686 :我只是說我自覺與傳統的影評有差別,好比我常常扯一些有的沒的,甚至與電影無關的,更無關乎學術規格,但是一般讀者不會在意這個差別,他們只要看到是評論電影的文字就覺得是影評。
Mike:我只是說現在人人都可以寫影評了
686 :這點沒錯
686:但不是沒人看,而是影評的力量沒以前大
Mike:接下來談影展吧



Mike:我懷疑,影展的族群是不是越來越難讓我理解了
686 :其實為什麼影展會有這麼多觀眾,院線片卻沒有
686 :我的認知是,這是兩群人
Mike:對
686 :每年期待藝術片的朋友,平常也會看院線,但是平常看院線的人,卻不一定會去趕影展,我覺得影展現象,似乎可以跟誠品現象,結合來看,本質上有某種共通之處,可以談談相同之處
Mike:你說的誠品現象,是指那一種,講堂嗎?還是通路方面?
686 :視逛誠品為一種時尚指標
Mike:但是這種東西就跟名牌一樣,好像沒啥好深入探討的
686 :這只是表象
Mike:或者說...是騙人進去逛的手法,還是你認為有強烈的心理動力
686 :這群年輕男女,趕影展或逛誠品這種文化活動,變成社交的一部份
Mike:但骨子裡卻不見得體會他的價值或本質,是嗎?
686 :是啊,所以才會被諷刺是大拜拜
Mike:而且片單真的就是大拜拜
686 :細看來,為何金馬影展才有這樣的規模,其他影展就沒這麼好,甚至被排擠
Mike:是因為?
686 :正是因為本質上是大拜拜,節慶或儀式的意義就很重要,不可能天天過節,最大的節慶,就像是過年。
Mike:哈
686 :台北電影節,有如中秋或端午
Mike:天阿!你會被金馬的封殺
Mike:好毒喔
686 :女性影展最多只是重陽節
Mike:對
686 :光點台北就是寒食節
Mike:國民戲院是寒
Mike:對
Mike:有默契
686 :這段會印出來嗎
Mike:有點想說
686 :還是你要刪掉
Mike:但是會被念
Mike:因為很直接
686 :好吧,不是寒食節,是國父誕辰
Mike:南方影展或音樂季,等於是中元普渡
Mike:野台開唱?
686 :植樹節
Mike:然後綠色影展是兒童節
Mike:小兒科影展
Mike:突然間覺得這幾段很好笑
686 :野台開唱或墾丁春天吶喊,也有類似的現象,不過還沒有很嚴重
686 :再談一個,為何買套票的人那麼多?
Mike:對,為何?因為倒扁嗎?
686 :每年卻在吵反高學費,這很矛盾,這是說影展的票價被認為物超所值,但學費則相反?
Mike:還是說娛樂費可以高,但是生活必要消費要低?
686 :對啊,心態很值得研究
Mike:高=好,學費高卻不見得好
686 :如果有人登高一呼,反高影展票價,一定沒人回應,因為社會普遍認為電影不景氣,影展難得高人氣,所以不會有人認為票價高,何況院線片更貴,但是院線片票價是合理的嗎? 院線票房高對國片又沒有什麼幫助,錢都被片商賺走,再轉投資國片的金額能有多少我很懷疑
Mike:恩,每年偷偷漲
686 :你是辦影展的,應當比我更清楚,如果降低票價,來看的人會增加嗎?
Mike:不會,但是升太高,卻會減少
686 :所以戲院是吃定影癡,這更促成影痴要看影展,少看院線



Mike:你不覺得最近影癡這兩字,比較不被提到嗎,因為似乎不流行了耶
686 :那麼來定義一下,何謂影癡?
Mike:影癡很難定義耶,哈
686 :依看片頻率分,每週1-3部算是影癡吧?
Mike:ㄟ...算,每周一部算休閒,看電影或DVD都算
686 :我想影癡還應該有一些特質,比如說,對所在城市的戲院瞭如指掌
Mike:生活以電影為中心,就是癡
Mike:還是說每天看三部,猛看好萊塢片的,只是當作是排解無聊時間,這樣算影癡嗎?
686 :算
Mike::也是,那些駭客任務迷也算是另一種影痴。
686 :每年會做年度最佳電影之類的排行
Mike :會計算看了幾部,打分數、做記號、寫評語這種嗎?
686 :是啊
Mike:好像越來越清楚了,影癡
686 :我還想到一點
686 :影痴會期望成為同儕之間的意見領袖
Mike:哈,會喔?看個人啦
686 :大家都來問他電影資訊
Mike:然後?
686 :其實電影資訊是最容易蒐集到的,比文學、詩或音樂等其他專業,電影是最容易入門的
Mike:對,而且更速食,所以影癡很可能很喜歡說一句話:我看過!
686 :隨便抖一兩個資訊或知識就能得人刮目相看
Mike:影癡真的是希望讓人刮目相看,所以有分厲害的影癡跟蠢的影癡
686 :呵呵
Mike:還有不受教的影癡
686 :還有不合時宜的影癡
Mike:自以為自己是領袖的影癡
686 :呵呵
Mike:政治太正確的影癡
686 :政治影癡
Mike:所以影癡也可以分很多類
Mike:我呢,應該是屬於隨便型影癡,你呢?
686 :我是屬於不沾鍋的影癡,不再趕影展了。
686 :影展如此熱,手冊如此厚,場次如此複雜,總需要高人指點,影癡就期望自己成為其他觀眾競相徵詢的焦點。
Mike:我也不趕好久了...影癡也期許自己能在別人看完電影後獲得相同的感受,所以說起來 影癡很孤獨耶!
686 :自以為很孤獨,其實蠻多人都降子,只是沒互相認識
Mike:對,夢幻部落
686 :認識以後,互相發現原來彼此不過兩個平凡鳥人
Mike:所以電影院每逢影展就成為一個神秘的部落
686 :呵呵
Mike:來下個結論
686 :好
Mike:所以影痴們以為自己在影展中看電影,事實上他們才是被電影看的一群。影展等於一個影癡嘉年華會。
686 :影展就是影癡們爭相找到自己位置的一種節慶,而其實他們沒發現自己都成為片商及主辦單位的牲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