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L2.jpg 

 

《HOWL》(HOWL,Rob Epstein & Jeffrey Friedman,2010)

 

60年代是20世紀最迷人也最具影響力的年代。

 

這該已是定論了吧?然而,沒有那個壓抑的、保守的、對創新與變革充滿恐懼的50年代,也不會有這樣一個反叛的、進步的、爭取自由解放造成各種思想綻放的60年代。

 

看過《晚安,祝你好運》(Good Night, and Good Luck.,George Clooney,2006)的觀眾,一定對於50年代美國的那股恐共氛圍不致陌生;也唯有先對50年代有所認識,在觀看《HOWL》這部片時,才能理解為什麼一個待過精神病院的年輕同志詩人艾倫‧金斯堡(Allen Ginsberg)在60年代會被視為領導風潮的人物──因為他比當時大多數的人都早進入60年代!

 

在一部必須重建重要歷史場景的電影中,本片編導肯定對艾倫‧金斯堡的經歷與事蹟做了許多功課,全片主要情節係從1955年他在舊金山六號藝廊朗讀與本片同名的長詩〈嚎叫〉(HOWL),到後來因為出版這部詩集而被推上法庭審判,創下美國出版史爭取言論自由的經典判例;同時間雜以他對自己同志身份的創作生活、對猶太共黨母親的回憶,以及在精神病院與室友卡爾‧所羅門(Carl Soloman)的對話等等場景,在在都把觀眾拉回到那個時代去重新理解艾倫‧金斯堡的創作養分以及精神依託。

 

HOWL5.jpg 

 

導演找來在《自由大道》(Milk,Gus Van Sant,2008)裡飾演哈維米克的同志情人的詹姆斯法蘭柯(James Franco)來飾演年輕的艾倫‧金斯堡,神采及口白方面皆頗傳神,但兩個角色立場已有些微對立;更妙的是導演又把大衛‧史崔森(David Strathairn)找來飾演控方律師,這與他在《晚安,祝你好運》裡飾演勇於對抗麥卡錫參議員的記者艾德華‧蒙洛(Edward Murrow)立場已是完全相反。這兩個微妙細節立刻將這三部電影連結起來(本片監製葛斯范桑正是《自由大道》的導演),大大地豐富了解讀空間,唯一的缺憾可能是詮釋〈嚎叫〉這首長詩的動畫以意象的呈現為主,但美術的時代感不夠,與全片其他歷史場景的契合度就弱掉了。

 

「我看見我這一代的最佳心靈被瘋狂所毀滅/饑寒交迫赤身露體歇斯底里/拖著疲憊身軀在黎明時分晃過黑人街區尋求痛快的一針」寫出這樣的詩句的艾倫‧金斯堡與〈在路上〉(On the Road)的作者傑克‧凱魯亞克、〈裸體午餐〉(The Naked Lunch)的作者威廉‧布洛斯,一同引領出「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直到現在;這樣赤裸純真的心靈依然激盪著每一個茫然迷失的遊魂追尋自我,不論在哪一個年代,或者哪一個街頭。

 

「詩歌是為我自己的靈魂的耳朵和少數其他美妙的耳朵而寫的」艾倫‧金斯堡如是說。

 

你聽見他的嚎叫了嗎?

 

HOWL1.jpg 

 

※ 本文刊於2010年10-12月第145期電影欣賞雜誌

 

HOWL6.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