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詩1.jpg 

 


一切創作的關鍵就是如何看待生命。


任何藝術創作都應該是也必須是對生命的真誠回應,但這並不是說創作非得是嚴肅的不可;哪怕是再怎麼玩世不恭的人,只要這是他對生命或者人生的真誠態度,那麼他由此而發的藝術創作就必定會反映出這一點。


韓國導演李滄東的《生命之詩》(Poetry),其以詩來註解生命的意味十分濃烈,連電影本身也印證了這一點──這裡有兩層意義,其一是片中角色看待生命的態度,其二是導演本身如何看待生命;故對導演而言,詩也好,電影也罷,都是可以與生命或人生畫上等號的。


電影描述一位與外孫同住的婆婆美子(由老牌影后尹靜姬飾演),由於少時曾對寫作有興趣,但後來沒能往這條路上發展,待年老後有時間了,便又想重新試試,正逢社區活動中心有詩人教授如何寫詩的課程,她便報名參加,卻在此時發生了一樁校園霸凌事件,她的外孫涉案,於是她得同時學習如何寫詩(創作)以及如何處理(生命)。


片中的詩人教授第一堂課就以蘋果為例說明(抽象的或形而上的)「觀看」的道理,這等於是要求大家重新去認識身邊的大小物事,正巧美子也罹患了初期的阿茲海默症,症狀之一是對想要指稱的事物忘記了或找不到正確的字眼──這當然是個隱喻──美子因此必須重新找尋適當的語言,說穿了也就是重新學習「觀看」她週遭的世界。

 

生命之詩2.jpg  

 


另一方面,她的孫子在學校裡與幾位同學共同霸凌一位女學生,且疑似有猥褻行為,害得人家跳河自殺,所有家長私下聚集起來商量如何賠償家屬以換得事情不被張揚,美子自然也得參加,但事情難道沒有更適當的處理辦法?


這兩件事交疊在一起,讓美子在過程中不時產生新的體悟,也重新認識了他人與自己的生命,最後她終於找到她認為合適的處理辦法,並寫出自己的生命之詩來。整部片沒有一絲煽情的戲劇手法,劇情就如同真實的生命或如片尾的詩作朗讀一般自由地流過,平淡卻極富況味。


導演的前作《密陽》(Secret Sunshine)讓女主角全度妍在面對生命中難解的劫厄之時,仍執著於宗教信仰上索求救贖或超越的可能,最後卻(不得不?)擁抱神祕主義;本片則以創作的要義回應生命的本質,兩相對照,更突顯《生命之詩》的難能可貴;尤其電影本身也打破了許多世俗的迷思與框見,幾位主要配角如粗豪不羈的詩社警察(對比《密陽》裡角色尷尬的警察宋康昊)、中風後仍渴求重振雄風的會長、跳河女學生的菜農母親、出了事有家長罩而表現得若無其事有恃無恐的外孫、美子始終缺席的女兒,甚至詩人教授推崇的新生代年輕詩人等,在「觀看」過這些人的生命之後,你是否也能作出一首自己的生命之詩來呢?

 

生命之詩3.jpg 

 

※刊於2011年3月號 CUE電影生活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