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Kids Are All Right01.jpg  

 

《性福拉警報》(The Kids Are All Right,Lisa Cholodenko,2010)

 

一對女同與一雙子女組成一個家庭,這樣的家庭形態在現代社會來說並不常見,即使許多爭取同志人權的主張中關於婚姻及家庭的理念很早就被提出,但實際上這樣的家庭組成與情感關係對一般觀眾而言還是非常模糊,這便給了電影創作者一個極好的探索領域或空間。

 

本身亦是女同的導演莉莎‧蔻洛丹柯(Lisa Cholodenko)找來安奈‧班寧(Annette Bening)與茱莉安‧摩爾(Julianne Moore)分別飾演一T一婆,兩人結褵20年,靠著異男馬克‧魯法洛(Mark Ruffalo)的捐精生了一雙子女,不料姊姊蜜雅‧娃絲柯思卡(Mia Wasikowska)在即將離家唸大學之前與弟弟找上了當年捐精的「爸爸」,讓原本便已有裂隙(哪一家沒有?)的這家人產生家庭崩解的危機。

 

就這對女同所組成的家庭而言,安奈‧班寧才是「父親」(雖然孩子們還是叫她「媽」),然而帶著渾身精力及一根陽具的馬克‧魯法洛的出現,便立即對她在家庭中的權力核心地位產生直接的挑戰,導演對此過程有頗為生動的呈現,也是本片最吸引人的賣點;只不過由於選擇以喜劇的形式呈現,所以一切危機終將化解,家庭最終仍得以維持完整,情感也能重新彌補縫合(但處理上稍嫌牽強),雖然題材上看似大膽特別,但就家庭必須維持完整此一意識形態而言,還是偏向保守,導演之所以選擇如此,或可視為一種溝通策略,以示女同家庭與一般異性戀家庭除了「父親是女的」之外,其他其實也沒太大差別。

 

從片名來看也可說是青少年的成長電影,但姊姊在「認生父」事件前後的差異較不明顯,只表現在對異性的態度上,從一開始的矜持轉為勇於示愛;而弟弟則是交了個損友,兩個媽媽死勸不聽,馬克講兩句話之後不久他就和損友絕交了,這固然是人格成熟的顯示,亦是有意擴大馬克對孩子的影響力所做的特殊安排。

 

在性這個議題上,本片不避呈現許多尷尬場面及言語,既幽默又有破除迷思的作用;而家中四人都從這次危機之中獲得啟發與成長,也付出代價,馬克縱然失落但也得到教訓,這些都是本片的喜劇結局之所以仍有建設性的原因。

 

一個家庭由於一個外來者(不論是請來還是自來)的參與而導致某些危機,這樣的電影其實不少,馬蒂的《恐怖角》(Cape Fear)便是異性戀家庭中較為極端的一例,那是更赤裸裸的父權家庭在遭受外來的他者(勞勃‧狄尼洛)之性與暴力的挑戰之後,最終同樣得回歸到外來者覆滅的既定結局,才能讓觀眾感覺獲得救贖,馬蒂的聰明之處在於讓家庭成員皆存活,但那個家庭後來是否仍得以維持完整和諧則不作交代,其驚悚片的類型當然與《性福拉警報》完全不同,但碰觸的核心議題是一樣的。

 

The Kids Are All Right02.jpg   

 

※本文刊於2011年1-3月第146期電影欣賞雜誌

 

The Kids Are All Right03.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