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 Swan02.jpg  

 

《黑天鵝》(Black Swan,Darren Aronofsky,2010)

 

這是關於一個芭蕾舞者最後在台上演出化為「黑天鵝」的故事,從兩個角度來看感受會很不一樣:首先,由人逐步蛻化變成天鵝,這過程當然是很驚悚的了;但另一方面,芭蕾舞者跳「天鵝湖」的舞姿有如活生生的天鵝,這感覺又是極優雅、極美的。導演戴倫‧亞洛諾夫斯基(Darren Aronofsky)以肩上攝影跟拍增加紀實感,並逐步加快剪接的節奏將壓力堆疊至觀眾心頭,企圖把這兩種極端的感受繃到極致、繃緊像一根弦,當繃到最後弦斷的那一剎那,觀眾心頭的壓力突然釋放,就會感受到無比的快感。

 

(但是有些人可能並不喜歡這種手法。)

 

從驚悚的角度來說,一個人蛻變成為某種怪物般的「他者」,這個Idea非常具有西方「現代主義」的味道,坦白說從「現在」的觀點看反而是太「古典」了,卡夫卡的《蛻變》就不用說了,即使在電影範疇亦不乏傑出的前例,《變蠅人》(The Fly)就是經典代表。

 

但這只是關於題材的看法,說到電影本身,導演表現驚悚的手法儘管效果奇佳,其實也是很「古典」的。像早期的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y)從《反撥》(Repulsion)、《死結》(Cul-de-sac)到《怪房客》(The Tenant),幾乎已把表現這類驚悚的手法推到了一個極致,連戴倫‧亞洛諾夫斯基都自承拍這部《黑天鵝》時受《反撥》及《怪房客》影響甚深,許多影癡們會有相關的聯想也就不奇怪了;從此一脈絡來看,《黑天鵝》的確是古典心理驚悚片的一部最新佳作。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戴倫‧亞洛諾夫斯基亦把關於芭蕾的身體理念表現得太「低階」了。在另一部澳洲女導演Ana Kokkinos的電影《肉體性追緝》(The Book of Revelation)裡,開場女編舞家就要求男舞者超越「以性的魅力吸引、誘惑觀眾注視」這種肢體語言(方法則是要「失去自我」)!換言之,性的誘惑不應該是舞蹈這門藝術所要著力表現的層次,反而應該要有所超越,否則直接在舞台上表演活春宮豈不是最能吸睛?

 

然而我們卻看到文森‧卡索(Vincent Cassel)飾演的總監要求女主角娜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演出黑天鵝時要盡全力展現性的誘惑,甚至在排練時多次「示範」,把壓力強加給她,這樣的理念雖然貼合劇情,卻似並非芭蕾舞藝術的價值高度,不免有所遺憾。

 

如同文森卡索一開始宣布下一檔要演出的劇碼是(最古典的)「天鵝湖」時所說:這次我要以更真實的手法表現不一樣的「天鵝湖」。戴倫‧亞洛諾夫斯基亦早已選擇以「更真實的」手法拍攝這部極古典的《黑天鵝》,致使娜塔莉‧波曼不僅在片中將人格分裂,加上戲裡戲外必然的演員功課,她需面對的多重分裂勢必有如多面鏡般不斷反射(這正是「失去自我」!),而她終於能夠以細膩而豐富的表現拿下本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當是她最值得一切的欣慰!

 

Black Swan01.jpg  

 

※本文刊於2011年1-3月第146期電影欣賞雜誌

 

Black Swan03.jpg  

 

 

Black Swan04.jpg  

 

※P.S: 導演對薇諾納瑞德真是太狠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