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下文為「紀錄片的應許之地」一文發表後,與女奴在其部落格「交換中」後院的討論,經女奴同意後轉貼回來。


http://mamamia.bloggerism.com/archives/003590.html#19067

村長這篇文章寫得真好。我已經好久沒有讀到這麼精闢深刻而且感人的評論了。

前幾天在啊囉哈客運和偏食者聊移民美國作家的自傳體文學和大眾文化對於華裔美國人的刻板印象時,就一直在思考類似的問題:華人世界有多少感人的平民傳記?台灣有多少?

會問這樣的問題也是因為很久以來一直覺得,台灣人似乎用來理解和想像個人特質與心理質素的語彙太貧乏,道德或意識形態包袱也太沉重──右派動不動就國家民族,左派動不動就社會人民──面對活生生個人生命經驗,與其事件因果關係的理解和推論總是過度粗糙簡化,彷彿不立即抓進那個肥大笨重的框架,就無法看到/知覺他人的存在,更別說賦予他人一種「存在本身即是偉大」的意義。這種感覺(當然也很可能是我自己的偏見),讓很長一段時間半刻意地極少接觸中文或台灣人的我,再度透過網路和台灣學生社交圈重新進入中文/台灣文化世界時,感覺難以適應,很有喘不過氣來的壓迫感。

人無可避免地必須透過語言與符號來理解世界以及人我關係,這是索緒爾結構語言學以降的文化建構論所告訴我們的。透過不同的語言與意象來理解,所知覺到的世界也就不同,人的「主體性」也就在這使用語言的過程裡建立起來。當人所能運用的語彙或意象過於貧乏,所看到的世界也就失之扁平呆板。一旦對於人的心理狀態缺乏細緻的理解語彙和意象,言論也就變得教條而且空洞,久而久之也就只剩下意識形態框架,除此之外就沒什麼了──也就是我上星期說的,經常變成還沒開口,別人就知道要你說什麼,到頭來也只是嘴炮一場。

(相對起來,我媽那一輩的尋常英國歐巴桑的閑聊很有一種驚人的撫慰力量,對於生活經驗中出現的眾生相的柔軟包容,和藉以掌握抽象感覺/感情的豐富語彙,總是讓我覺得真是太了不起了。)

要去做工;暫時先這樣。
由 女奴 發表於 November 22, 2005 03:07 PM


如果我沒有誤讀,村長的文章主旨似乎是要接續鄉土文學論戰未完的辯論,再度省思創台灣創作者之間「個人心理質素」與「政治社會文化批判」之間的二分斷裂問題。我想這個二分的確涉及了村長文中所謂的「兩種不一樣的觀看方式」,甚至不同的歷史觀和政治意識形態。這兩種觀看方式在過去五百年的西方文化史辯論裡,分別以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人文主義 (humanism) 傳統 vs. 廣義的現代主義 (modernism)/結構主義(及其先驅)傳統為代表。小說和傳記文體可說就是個人主義與人文主義的代表文體。文藝復興之後人文主義取代了封建神權,人從此被視為主宰外在歷史環境與知識生成的核心;對人物性格的深度刻劃是被視為文學與藝術最重要的使命,因為在這套認識論之下,對人性的深刻掌握,是為了解釋歷史的成因。早期文學電影理論對「作者」的傳記式研究,和以美國好萊塢電影工業對於「明星」的崇拜,都可算是這種個人/人文主義傳統的產物。

有個概念定義上的問題我必須先弄清楚:我對於鄉土文學論戰並沒有深入研究,但現在讀起來,鄉土文學論戰裡將這兩種思維模式用「現代主義派」和「鄉土派」來命名令我很感焦慮,因為在西方文化史的辯論裡,這兩種稱謂所指涉的概念和所代表的觀看方式,甚至其所隱含的政治意識形態,和鄉土文學論戰中類似(甚至相同)的流派名稱所指涉的概念,似乎就算不是剛好相反,至少也有很大的差距。可以這麼說:將「現代主義」「意識流」解讀為針對個人的省思而缺乏對社會文化的關照,甚至說是「自我耽溺的個人囈語」(或者有人會說是「肚臍眼文學」),這樣的讀法其實很令我讀起來感覺如坐針氈。除非確定鄉土文學論戰在使用這些命名與分類方式時,並不是援用已經流傳以久的西方概念,而純粹是台灣作家自行採用的命名,否則這樣的挪用我怕會有問題,可能造成討論時概念指涉的混淆。

所謂「鄉土派」光就字面意思來說,在西方文化史的脈絡裡,最接近的概念大概是浪漫主義中對於田園與土地的讚頌,兼以對工業文明的批判,反而很有追悼「獨一無二」的「個人特質/精神」將隨工業文明而遠去的懷舊意涵,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它所企圖捍衛的價值,反而更接近文藝復興以降的個人/人文主義傳統。而在我的理解裡,現代主義要挑戰的就是這種「個人意識」與「政治社會文化」的二分,強調人的主體形成和外在環境無法切割:達爾文認為人之所以為人,並非由人的「意識」決定,而是由生物演化所決定;馬克思認為人之所以為人,並非由人的「意識」決定,而是由歷史/物質條件決定;佛洛伊德認為人之所以為人,並非由人的「意識」決定,而是由潛意識決定;索緒爾認為人之所以為人,並非由人的「意識」決定,而是由語言結構所決定。這些為二十世紀思潮立下基礎的認識論,都被視為廣義現代主義的一環。可以這麼說:對於廣義的現代主義者來說,「個人」與「社會文化」是分不開的,因為「人」即是社會文化的產物/縮影,而人的心理與意識狀態亦是外在環境的刻痕,因此對人之心理與意識作探討,目的是為了了解社會文化。這樣的融合傾向,可說在約莫台灣鄉土文學論戰的同時,由西方女性主義提出的「個人即政治」(the personal is the political)口號(這也多少受到法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家阿圖塞 Louis Althusser 為反省 1968 年學運為何失敗而寫的「意識形態國家機器」,並以此帶動的後結構主義思潮影響)帶向另一個高峰。

暫時先這樣。
由 女奴 發表於 November 22, 2005 11:13 PM

女奴的回應指出了我文中沒有深入闡釋的重點
不過並不難解釋
西方現代主義的文學如卡夫卡吳爾芙
係針對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反叛
在歷史過程中沒有劇烈的斷裂
可以說他們的文學是貼著社會現實一起發展
而第三世界的現代主義和西方現代主義的發展過程不盡相同
內容意義當然也會隨不同的鄉土社會而本土化
比如馬奎斯這類拉丁美洲的魔幻寫實小說其實就是現代主義拉美化的結果
如果探究台灣文學上的現代主義過程
會發現情況非常特殊
﹝天哪,要講清楚這個過程應該是一篇博士論文!﹞

以下只好簡要說一下
我文中所謂「看的方式的不一樣」
可以進一步講是「兩派所關注的現實基礎不一樣」
因為不論現代派或是鄉土派
都不能脫離「現實」
問題是內在的心理狀態是現實
外在的社會環境也是現實
現代派的主要作家白先勇
他的台北人從今天的觀點來看哪裡脫離了現實?
﹝即使是鄉土派也都有很多分歧
並不是只有歌頌浪漫田園或對工業文明的批判
還包括政治意識型態的分歧
所以王拓才會主張回歸到現實主義文學而不用意義分歧的鄉土文學﹞
這裡就必須回到50,60年代的台灣歷史去看為什麼現代派能在當時成為主流

重點是國民黨撤退來台之後
不僅硬生生地把之前的中國現代文學裡魯迅茅盾老舍等人的現實主義傳統給禁絕了
同時也把日本統治台灣時的台灣文學傳統也給一併禁絕了
所以這個時期的文學根本不可能反應「外在的現實」
因之若不想跟隨官方意識型態創作反共文學
就只有朝向人的內在尋找寫作的題材
而西方現代主義就成為文學買辦著眼的最佳對象

同時隨著台灣現代化的發展
台灣的現代主義文學也就跟著使用了相同的定義
換言之是以台灣的現代化為現實基礎的文學
而題材及內容則囿於高壓政治而無法觸及實際的社會問題
只能以人的內心現實作為敘述的主要場域
現代派另一名家王文興的家變
就是其中的典型

而鄉土派之所以興起
一方面是由於政治高壓累積的能量已達引爆點
另一方面則是社會現代化的程度愈增加
現代派的作品就愈趨向空洞與虛無
雖然反應出當時人心愈來愈疏離的現實
但是文學作品不可能以此自滿
加上當時所謂的現代詩已經走火入魔
鄉土文學論戰之前的四五年唐文標就已經猛批現代詩
搞了一個現代詩的論戰出來
但這只是序曲
一直到1977年鄉土文學論戰才正式爆發現代派與鄉土派的衝突

而鄉土派中被高舉的本土意識
漸漸佔據台灣後來的文藝主流
但別以為鄉土派的文學理念就此獲得勝利
由於意義的分歧導致了壯大後必然的分裂
葉石濤和陳映真分別為其中代表
還有的根本放棄寫作轉而從政
投入了他們所擁抱的那個鄉土現實裡去了
例如王拓楊青矗
例如宋澤萊
當作家不滿現實到極點之後居然不是努力寫作
而是投身政治
那麼真正勝利的只是意識型態
此所以台灣出不了屠格涅夫扥爾斯泰杜斯妥也夫思基
卻出了一堆愛台灣的政客
這全拜當年彭歌余光中等人的抹紅與黑函手段
造就了今日政治惡鬥語言上的「非常文學」模範

以上說得拉里拉雜
疏漏簡略之處一定很多
如果女奴有興趣深入台灣文學史
其實呂正惠陳映真葉石濤王德威等人論述極為豐富深入
不必我在這裡鸚鵡學舌啦
由 686 發表於 November 23, 2005 07:04 PM

謝謝村長詳細的解釋
那些人的台灣文學史作品我出國前讀過啦
不過臨出國前研究室裡一大批有關台灣文化的書全部分批送人
各種花了好多功夫建立起來年表和統計資料也全都留給我老闆
現在想複習手邊也沒什麼資料了=_=
而就我僅有的印象
我也覺得這些台灣文學史的書籍裡對於鄉土文學論戰的背景和來龍去脈 (特別是國民黨打壓的部分) 交代很清楚
但我問的主要問題 -- 也就台灣文學界挪用西方"現代主義"概念的過程/軌跡
卻並不是他們的闡述重點
所以我一開始想問的也只是
為什麼感覺上在這場鄉土文學論戰裡
所謂"現代主義派的現實"竟然被詮釋得這麼窄化和膚淺
不過村長 這斷簡明的摘要
讀完以後令我覺得
其實到頭來是還同一回事
只是用不同的概念語言 和從不同的方向來提問吧
而一邊細讀我也一邊覺得好痛
彷彿看到我第一批回應文字提到的 "台灣人足以用來想像和理解人活生生的生命經驗" 的語彙和意象
就在這一串的壓抑和鬥爭裡
一個符號 一個表情 一個手勢
一點 一滴不停地流失乾涸
那樣的打壓和惡鬥是一把雙面利刃
不僅是鄉土文學受傷害
就連現代主義豐富且多元的內涵也在長期打壓與惡鬥的過程裡一併掏空
幾乎可以說 那一套豐饒的外來知識 後來竟只剩下一座廢墟
血和肉一點一點地隨著凌遲的刀刃剔除
最後只剩下意識形態框架了
由 女奴 發表於 November 23, 2005 08:49 PM


找到這篇文章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研所教授趙稀方寫的 《視線之外的余光中》
是他諸多批判余光中文章的其中一篇
大致將鄉土文學論戰過程與余光中所扮演的角色簡述一遍
批評的對象除了余光中
也包括中國大陸在對台灣文學了解過少的情形之下 對余光中等人的過度崇拜
最後並有呂正惠對這篇文章的簡評
由 女奴 發表於 November 24, 2005 09:49 AM

我上面提到彭歌與余光中的抹紅與黑函
其實正是指趙稀方文中提到的那兩件事
彭歌的文章可能還沒有到抹紅的地步
他只是站穩發言的有利位置
導致鄉土派只要一反駁就會自我染紅
可說是挖了陷阱等人跳
呂正惠說彭歌文章一出
鄉土派﹝中真正的左派﹞人人自危
均不敢立即挺身迎戰
可見真的殺到痛處
余光中寄黑函給王昇欲置陳映真於死地一節就真的是很惡劣了
陳芳明居然白目到拿出來跟陳映真說嘴
當年我在聯合文學看到這段之後
立即找出自己買的陳芳明的書送人
此公之論具無足觀矣
偏偏年輕學子現多以此公為尊
一個關於文藝的爭論可以殺成這樣
從此負面多於正面

我重提鄉土文學論戰其實只是想拈出一個文藝界對於現實的觀點
不只是文學的問題
因為那樣的論戰
在文學上卻因美麗島事件而嘎然中止
沒想到卻喚醒了其他領域的文藝界人士發展出真正現實主義的藝術作品來
80年代台灣新電影的崛起是最大也最佳的成果
陳映真的人間雜誌培養出一批傑出的攝影家與報導紀實作家
前者繼續拍照
後者現在變成call-in名嘴專家例如楊憲弘例如張友驊
戲劇方面蘭陵出了金士傑李國修顧寶明劉靜敏等一批優秀的演員
剛從美國回來的賴聲川更結合上述演員加上李立群創作出偏向現代主義但卻能貼近本土政治現實的劇作
引發的是90年代小劇場的蓬勃
當然人間還有個鍾喬去搞草根民眾劇場
劉靜敏則去搞優人神鼓
吳乙峰拍出了紀錄片月亮的小孩
文學界反而沒有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家或作品
除了出現了台灣少見的大河小說
東方白的浪淘沙
李喬的寒夜三部曲
鍾肇政的台灣人三部曲
藍博州的愰馬車之歌﹝這本比較不那麼大河﹞
還有對鄉土文學的反動居然也能出現佳作
李永平的吉陵春秋
張大春的四喜憂國
而當年論戰的作家不是去從政就是去寫政論
90年代以後的文學更走向後現代去了
歌德說人必先墮落而後文學墮落
這其實是我的憂心的起點

最後女奴問到:「為什麼感覺上在這場鄉土文學論戰裡
所謂"現代主義派的現實"竟然被詮釋得這麼窄化和膚淺」
呂正惠的一篇「現代主義在台灣--從文藝社會學的角度來考察」
有著非常詳實的論述
他不僅從台灣現代派的發起詩人紀弦主張「橫向移植」開始檢視移植的過程
更從政治以及社會心理尤其是知識分子的心理來分析為何台灣的現代主義與西方現代主義的落差
更有可觀者他還分析了不同階層的知識分子
比如城市中產階級知識分子以及鄉鎮的邊緣型知識分子對於這橫向移植的現代主義的接受差異
相當精采

其實如果不是現代主義的發展走到了盡頭又怎會引起鄉土派的反彈呢?
但是畢竟現代主義也累積了20年
如果認知到連現在人人提到就反感的反共文學其實也不乏傑作﹝例如姜貴﹞的話
那麼或許就可以理解問題其實不在什麼主義什麼意識型態
而在作家如何表達出他所見到或經驗到的現實
這已是一個超越人類歷史時間的問題
任何時代的任何人在從事創作時都得面臨這個問題
由 686 發表於 November 24, 2005 01:27 PM

謝謝村長說明
問裡幾個不用功的蠢問題
竟然能引來這麼詳細的解釋
真是收穫頗豐
我想一開始討論時侷限於鄉土文學論戰的脈絡
我先前的對話的確有把現代主義在台灣發展的困境過度簡化的問題
(這也不是我的本意啦)
後來查了一下
過去十幾二十年來接續呂正惠一文討論台灣現代主義的文獻似乎很不少
我想我應該用功一點
由 女奴 發表於 November 24, 2005 02:30 PM

再問幾個笨問題:

1)村長有沒有想過拿吳乙峰的《生命》和 Kiarostami 同樣在伊朗大地震災後拍的《生生長流》( As Life Goes On) 作比較?
(老實說,我對前者的喜愛遠不如後者,還想不出為什麼。)

2)如果村長認為剛提到的一連串台灣1980 年代的藝文作品可說算是在後美麗島時期現實主義的「復甦」(假如我沒有誤讀的話),那我會說蔡明亮之於現代主義也具有同樣的意義,不知村長認為如何。
由 女奴 發表於 November 24, 2005 05:00 PM


1.這還用說?生生長流才是生命啊!

2.台灣1980 年代的藝文作品其實並不能說是在後美麗島時期現實主義的「復甦」
因為之前並沒有興起過所以也不能說是復甦
而是80年代台灣才真正發展出了本土現實主義的文化
這是真正開始紮下的一點文化命根
而在政府宣佈解嚴政治開放之後
再談之前的那個現代主義已經沒有太大意義了
基本上蔡明亮的作品還是該用台灣的現實主義的角度看
看他怎麼呈現台北這個後現代都市的現實
我認為他骨子裡還是現實主義
由 686 發表於 November 25, 2005 11:34 AM

村長
這篇舊文新貼某種程度上就算是我對於回歸「現實主義(或果爺說的回歸「人性」--其實是同一回事,因為全稱的「人性」大體上是個人文/現實主義的核心概念)的一點回應。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我同意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的對於所謂「現實」的理解和再現方式有其限制,但對於回歸現實主義/人性的論點,還是多有保留。抱歉要讓你忍耐一下英文。

去年寫我痛故我在其實主要也是在思考這個問題
只不過才寫了開頭就一直沒有勇氣把原本計畫的二和三寫完
由 女奴 發表於 November 28, 2005 12:01 AM

同意啊
不過歷史還沒這麼快嘛
之前討論的不都還是鄉土文學論戰前後的一些文藝觀點嗎?

至於你提到關於舞動人生的觀點
讓我覺得在台灣只有在一些較前衛的藝術如裝置藝術或小劇場裡可以感受得到
我其實還蠻注意這些被許多人貶為垃圾的藝術形式
與我同年的姚瑞中寫過幾本書
但價格可不是垃圾
小劇場我在我的部落格裡寫過王墨林的軍史館殺人事件
你的說法讓我也有一些啟發
電影則仍是以蔡明亮最接近你的看法
﹝例如河流裡李康生的歪脖病﹞
難怪你對他特有感覺

接下來會忙到爆
請勿逼我寫關於我的痛的感覺
另外如你同意
我想將上面這些討論的留言轉貼至我的部落格
可乎?
由 686 發表於 November 30, 2005 01:01 AM

其實也不是真的跳得很快
只是我懷疑在某一塊現實主義與現代主義之間難以切割的模糊地帶
你給現實主義的 credit 比較多
而同樣的區塊我比較傾向把 credit 作給現代主義
對啊我的確認為蔡明亮對於所謂「現實」的詮釋
最接近我的想法 (相對於蔡的其他得獎作品反而較少被討論的《河流》不也被我列進我的前十大?)
就蔡明亮作品裡處理物質能量與主體互相轉換的部分
我以前也提過 蔡明亮最愛玩水
而他對於「水」這個意象大量且多樣的運用
也算是這種觀點的經典例子了 (我甚至認為蔡對於這種相互轉換的過程處理得比舞動人生還豐富細緻)
我還是覺得他的作品超現實/前衛多過現實主義
不過這個層次是見仁見智啦

既然說跳得太快
不如順便問一下
村長對 1980 年代美國以人類學與後殖民文學理論為中心發展的「後現代民族誌」辯論熟悉嗎?
(就算不熟悉也不打緊 我已經大致把這套辯論的幾個主要論點寫進《小英的故事》中段的那幾篇裡了)
在我看來從村長反省紀錄片的文章裡延伸出來的
對於「社會現實」的書寫紀錄者與被書寫對象的關係、現實主義的限制與意識形態
以及在現實主義之外如何發展對於「現實」的書寫策略的問題
大概有最深刻豐富的討論
個人認為是不僅是人類學者 也是紀錄片工作者的必修課
關於你說的那個問題
這大概可以當作一個重要參考點吧

我寫《舞動人生》的觀點
其實我認為在過去十年許多膾炙人口的英國現實主義小品都可以感受得到
像是以礦場關閉導致在英國有百年歷史的礦工樂隊隨之解散為背景的 Brassed Off,前年的 Calendar Girls (中譯為《辣嬤寫真》等等
主題和敘事結構都和舞動人生並無二致
更驚人的是這些作品乍看之下一點都不前衛
多半會被自動歸為現實主義作品
(想想 Calendar Girls 在英國可是帶動了一波阿嬤們重回電影院的風潮
電影院為了賺這批新觀眾的錢 開始除了賣爆米花 也要賣茶和糕點了)

這些電影普遍口碑都很好 大家都覺得很感人
可是為何感人的電影卻經常被評者譏為「老套」或是「刻板印象」「了無新意」
我想這落差很大一部分在於理解和分析工具根本不對
導致除了敘事結構的起承轉合框架 什麼也分析不到

除了《我痛故我在》的二和三
細讀 Brassed Off 和 Calendar Girls 這兩部片也是我最想寫完的
從這兩部片可讀出當代英國社會裡
除了可以看到關於階級、性別與身體政治等面向的左翼與「後現代」論述辯論的痕跡
更可看出這些學院辯論如何透過表演者的身體演出 與所謂「社會現實」連結、對話和相互餵養呢

你要是不嫌棄就撿回去貼好了
條件是若遭人踢館你要去幫我擋子彈
誰叫你表面積比我大得多
由 女奴 發表於 November 30, 2005 08:12 AM

對了,我讀舞動人生所使用的觀點在英國也是表演藝術圈的討論和實驗比較多也比較成熟(我師父受正規哲學訓練,主要論述領域卻剛好就是表演藝術),因為處理的重點是身體的實踐,所以好像有點無可避免。舞動人生和我在上面一則留言所提的另外兩部片,主要都是以表演者為主題啊。用來解析其他的作品或文化現象,可以算是挪用表演藝術的概念吧;畢竟這年頭各個領域間的界線本來就很模糊。

順便提一下,「垃圾」「資源回收」這些題材,直接涉及了不同物質與能量之間交互轉換,從此賦予物質新樣貌與新生命的過程,真正就是我所提的「後千禧觀點」密切注意的焦點,是本世紀哲學與人類學界的新顯學啊。
由 女奴 發表於 November 30, 2005 03:38 PM

剛剛找資料時正好看到講義雜誌裡蔡明亮說道:
「...我寫了河流一片,討論人的身體不自主,不管內在外在都受牽制的狀態...」
看來女奴是蔡明亮的最佳觀眾

很遺憾沒看到Calendar Girls
不過應該找得到
由 686 發表於 November 30, 2005 07:42 PM

對了
相同主題與旨趣的英國現實主義小品電影
最精采也最是聲名大噪的
可不就是脫線舞男嘛
主角 Gary 最後一定要經過 Full Monty 的全脫儀式
才可能真正得到兒子的尊敬
以某種極弔詭的方式 在失業後重新掙回「稱職父親」的身分 並在前妻面前挽回「男子漢」的尊嚴
否則前面的掙扎和搞笑 到頭來還是白搭了
唯有身體行動/表演才能真正達到主體的改變與再生
並且透過身體的演出所產生的能量 使觀者拋棄傳統成見  
改寫了「好爸爸」與「男子漢」的社會定義

Calendar Girls 被很多人視為女性版的脫線舞男
不過我認為 Calendar Girls 比較碎唸 企圖心也較強
同時處理了一連串女性主義經常被質疑的問題以及女性主義內部的流派辯論
仍有很濃厚的 1970 年代英國左派女性主義大媽媽苦口婆心的腔調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飾演Calendar Girls (這部電影是真人真事改編而成)主角的
就是飾演舞動人生裡的芭蕾老師 Mrs. Wilkinson 的 Julie Walters
由 女奴 發表於 November 30, 2005 08:35 P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