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天水圍的日與夜3.jpg 

年初看了《天水圍的日與夜》﹝The Way We are﹞,又讀了天水圍社工邵家臻所著的《天水,違》一書,對天水圍這個社區的狀況有了更多理解,當時便覺得許鞍華這片應該是2008香港最佳影片,雖然電影金像獎最後頒給了《葉問》,但拿到最佳導演、編劇、女主角、女配角四個大獎可謂裡子盡得,殊無憾哉!

天水圍位在香港新界的西北方,可說是最遠離港九繁華核心的邊陲地方,由於董建華在1997年提出所謂「八萬五建屋計畫」,每年要興建公屋八萬五千個單位,於是天水圍社區在港府的計畫之下快速地建起密集的公共屋村,而申請進住這區公屋的多屬新移民家庭,其中又以低收入戶居多,30萬人的大社區又缺乏相關配套的公共建設,對外交通費用昂貴,貧窮與失業問題接踵而至,社區醫療資源缺乏及社工人數嚴重不足等等都讓此區居民生活雪上加霜;近年來更發生多起家庭悲劇,有全家燒炭自殺的,有產後抑鬱少婦自高樓將嬰兒擲落地面自己再跟著躍下的,還有丈夫砍殺妻子後自殺的……。在媒體的聳動報導之下,天水圍被冠上「悲情城市」的污名,雖然引起各界重視,但是政府相關官員講起來總不乏理由,而真實境況仍然不得改善,社會污名化也愈來愈嚴重,劉國昌的《圍城》就毫不手軟地呈現一群茫然無望的青少年在「圍城」裡的殘酷生活。

劉國昌以如此聳動手法固有其寫實的一面,但就這樣直接把媒體報導搬上銀幕,不但有消費窮人的痛苦之嫌,更缺乏超越悲情的可能;相較之下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前作《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敘述四個遭棄的兄妹悲慘求生的過程,在喚起觀眾同情之餘,亦不忘點出社區的互助功能;貝特杭塔維涅1999年拍的《稚子驕陽》則透過一位幼稚園園長來關注貧窮社區內從孩子教養到社會福利及資源分配等種種問題。前者真是把天水圍拍成幾無出路的圍城,後二者則同樣艱難卻蘊涵更深刻動人的情感因素。

許鞍華這部僅花了100萬港幣拍的《天水圍的日與夜》,則是反璞歸真到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整部片沒有任何渲染剝削的奇情編劇,不過就是兩個社區婦人彼此相互扶持的日常生活細節:開場幾禎花叢蝴蝶及濕地招潮蟹的照片帶出天水圍原為一濕地的歷史,緊接著畫面由溼地照片溶入現代天水圍社區外觀,再拉開看出包括電車高架道路等現代化的城市景觀,然而外表看起來高聳整齊的現代樓宇,裡面大多數卻是隔間窄擠的籠舍空間;剛搬來的獨居婆婆在市場買了10塊錢牛肉﹝台幣不到50塊﹞,居然分兩餐吃!精打細算至此可見其生活之拮据;超市三瓶沙拉油才有特價,一個人用不了那麼多就享受不到優惠,幸好住同幢樓的單親媽媽張媽來一起分攤;婆婆想買台小電視,一個人抱不動,多花運費又心疼,於是張媽急電兒子家安來幫忙,而正值放暑假的家安白天睡懶覺、無所事事又穿耳洞戴耳環,看似年少叛逆,其實懂事得很,接到電話立刻趕來幫忙……

 

天水圍的日與夜1.jpg 

張媽自己也不是萬事美好,她從小就是家中支柱,掙錢供弟妹讀書,結果弟妹都比她有錢,她一個人和兒子住天水圍,但是知足常樂又時常助人;一般編劇總愛把這樣一個好人身邊的弟妹家人描寫為得了便宜還賣乖的惡人,編劇呂筱華偏不,尤其是找到另一個導演高志森來飾演張媽的大弟、家安的舅舅,看起來一副在大陸做生意的奸商嘴臉,結果某日問起姪子家安關於他未來的學業規劃,言語間不自覺流露出對姊姊自小扶持的恩惠感念,可說完全顛破自私自利的形像。凡此種種簡單微不足道的生活瑣事,不僅反映天水圍社區的生存真相,更足以粉碎一切關於天水圍的負面想像與污名標籤。

且人情總是愈交愈深,婆婆唯一的女兒早逝,女婿續絃再娶,她心繫外孫,不知他後母如何,想去探望,但是女婿事業忙碌,好不容易約了會面,心裡還是擔心驚怕,張媽看在眼裡,不僅溫言勸慰,還陪婆婆一起去;世事果然難如人意,外孫還是見不著,之前特別去金鋪買的金鍊子女婿也不收,回程的巴士上一臉怨氣的婆婆把金子都給了張媽,張媽不好再像婆婆女婿一樣拒絕,只得先收下,但也對婆婆說以後要用錢只管找她,婆婆直說做鬼也要保祐家安書讀得好,心酸得幾乎要掉淚,張媽一把搶過婆婆的手來,就這麼挽著摟著。這一挽一摟之中所包含的人情世故,實不待言;其後婆婆與張媽、家安三人一起剝柚子、吃月餅、過中秋,和樂真如一家人──這便是天水圍的日與夜:只有體己沒有算計,只要有情都好團圓,粗茶淡飯比魚翅燕窩還來得甜在心!

以最平實的影像處理生活中最真實的情感,許鞍華總是能給她的影迷許多驚喜,此所以英文片名要叫《The Way We Are》,而非《The Way We Were》。天水圍的居民就是像這樣生活著,這些就是他們的生活現實,底層人民的相惜相依其實勝過傳媒政客的千言萬語,縱使他們幾乎窮無翻身之望,但是他們擁有彼此,那才是人與人之間最珍貴的東西。

片中飾演張媽的女主角鮑起靜1999年在許鞍華談香港社運30年歷史的電影《千言萬語》裡,飾演李康生的媽媽,在大陸時是做地下護士專門為人墮胎,移民來港之後只比其他必須在船屋中生活的新移民境況好些,但仍不時精神不穩定而抑鬱以終;這次兩人再度合作,鮑起靜在形象上有較大翻轉,但是平實的演出要抓住觀眾難度很高,奪得最佳女主角絕非政治正確。飾演獨居婆婆粱歡的陳麗雲則在電視圈打滾多年,沒想到這回演出電影即獲得最佳女配角!而由梁進龍飾演鮑起靜的兒子家安,看上去沉默寡言,你以為他會使壞,但誰說乖孩子就不酷?華人社會總有一定程度對青少年的污名化,許鞍華硬是連這種世代間的刻板壓力一起破除!

最出人意外的是陳玉蓮,《神雕俠侶》的小龍女形象20年多前就一直深植我心,她息影之後便無再復出過,想不到這次為了許鞍華,她甘願無酬演出一位關愛學生的老師,對我這種中年男性影迷來說,可謂絕大驚喜!

台灣電影去年亦有戴立忍導演、陳文彬編劇主演的《不能沒有你》能夠與《天水圍的日與夜》相提並論,可惜兩片至今都未能在台灣作院線上映,只能於影展中得見;不過兩片都提醒我們關注自己身邊的人事物才是重點,一定要看電影來尋求感動的話,反而是捨本逐末了。

 天水圍的日與夜2.jpg  

 ※本文於2009年05月20日刊於樂多首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