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還在廣告公司作創意時,客戶某鮮乳產品欲在廣告中訴求其牧場擁有優越的自然環境,能讓乳牛得到最好的生長滋養,當時我想到一支TVC:以360度慢速旋轉的鏡頭運動,就像自動旋轉灑水的水喉一樣,拍出這個自然牧場的感覺;這個idea後來雖未採用,但我對這種鏡頭運動很有感覺,沒想到代表玻利維亞入圍2010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南方安逸》(Southern District)竟然就是用這種鏡頭運動的方式拍攝!
令人驚異的不是只有幾個鏡頭,而是整部片都這麼拍,每個場景都在慢速旋轉!有的是固定鏡頭定點旋轉由內往外拍,有的是架上環形推軌由外往內拍,除了某些過場或特殊場景鏡頭維持不動之外,幾乎每一場都是用這種方式拍攝!這是一種很特別的全景式拍攝,導演胡安‧卡洛斯‧瓦迪維亞(Juan Carlos Valdiia)的目的就是要讓觀眾看到全貌,但這這種凝視與觀看的關係也同時讓人想起傅柯在〈規訓與懲罰〉書中所提及邊沁的圓形監獄,彷彿是導演在每個空間中架起了監視塔,邀請觀眾共同來「監視」影片中人物的行為、活動與言談全貌。
所謂全貌係指以Carola為女主人這一家人的日常生活,這家人是居住在玻利維亞首都拉巴斯(La Paz)南方郊區的白人家庭,擁有一幢以西班牙式樓房為主建築的豪華莊園,這立刻喚起觀眾回想玻利維亞19世紀之前的殖民歷史,而這一家人的身分與關係設定也恰恰反映玻利維亞的社會現實。
Carola已與老公離婚,所以這家無男主人,她有三個孩子,兩個大的,一男一女,即將成年,各有其情侶,還有一個小男孩成天跟著男管家Wilson忙進忙出,另還有一個女僕,男管家和女僕都是玻利維亞原住民。
雖然Carola的前夫始終未出現,然而他的不在其實也是一種在,尤其藉由大兒子與女友的日日交歡宣淫,以及闖了禍(把家裡的名車給賭輸掉)卻不負責任,只向母親撒嬌獻殷勤就可安然度過(連保險套都要媽媽幫他準備);導演也暗示他與他老爸其實是一個德行,上下兩代男人都是不負責任胡搞亂搞型的,而片中大兒子的白人同學們聚在一起(玻利維亞未來的統治菁英?)也是聊與女人的性事,甚至Carola與兒子之間都有模糊的曖昧行為,這些男性的「世代傳承」看似針對母系社會的諷刺其實是最直接的政治隱喻:
玻利維亞自1825年脫離西班牙獨立之後,就長期面臨著與鄰國智利、巴拉圭等國的戰爭動亂,政府總是由軍人把持,而且總是戰敗割地,連唯一的出海口都被智利奪去,變成南美洲唯一一個內陸國家;1952年民族主義革命運動領袖維克托‧帕斯‧埃斯登索羅(Víctor Paz Estenssoro)終於上台執政,但1964年又被軍人政變推翻,直到1982年才又恢復民主政體。
不只玻利維亞,80年代以前大多數拉丁美洲國家也都是這樣,民主政府貪污腐敗,導致人民怨聲載道,於是軍人政變取得政權,一開始人民也支持,但軍人無法有效處理各種治理問題,只懂得以威權恐嚇人民,於是政權又開始動搖,就這樣一代一代地輪替。
本片最重要的議題則是關於玻利維亞的種族議題:全國人口約1千萬人上下,一半以上是印地安原住民,印歐混血約佔3成,白人則佔1成5,儘管近年民主選舉已經選出原住民總統,佔少數的白人仍然掌握大部分的政治及經濟權力;從Carola這一家的狀況來看,即使玻利維亞脫離西班牙獨立已經185年,但他們顯然仍是統治階級:Carola無時無刻不流露出一股統治階級的傲慢,只有她們才是真正的上流社會,原住民如男管家Wilson及女僕雖然都為她辛勞數十年,但她仍然歧視他們,絕不會碰他們用過的東西,不小心碰到還脫口而出覺得很噁心,對此Wilson產生某種暗地裡的反抗行為:趁Carola不在進入她的浴室使用她的乳液及保養品!
然而Carola與Wilson之間(白人統治者與原住民)的關係,並非如此刻板,還有許多更複雜微妙之處:Wilson照顧她可謂無微不至,連她出門前的沐浴更衣化妝打理他都得在一旁服侍,而Carola似乎也明白她不可能一輩子得人照顧,事實上她雖住在豪華莊園,卻幾乎面臨破產,這個莊園樓房不知道還能住多久,她甚至想到未來等孩子們長大離家,她只能和Wilson互相照顧(暗示白人必須與印地安原住民達成大和解?);想是這樣想,那樣的未來仍在未來,在還握有權力的當下,她對Wilson仍然異常嚴苛,薪水連月不發,經常呼來喚去,一個不順眼就大聲小聲,連有急事要請假回鄉都不許。
Wilson私下也與女僕商量過,他不可能回到原來的村落(似乎一般原住民對於為白人工作或與白人合作的同胞也有歧視或不信任感,這點從Wilson竟擁有一輛幾乎很少開的賓士車可以看出),既然Carola付不出薪水(到後來連菜錢都有問題!),不妨向她要土地,這樣他的晚年才有希望,「現在你照顧她,你以為你老了她會照顧你?」女僕對Wilson這麼說。
有趣的是女僕的戲份及場面雖不多,但整座莊園的花草植栽都是由女僕整理,連Carola與女兒想在花園躺椅坐著休息都得看她臉色,不能妨礙她澆水,彷彿她已是這裡的主人。
至於Carola的女兒則是個蕾絲邊,與她在一起的是個印歐混血女孩,Carola經常告誡女兒,要她穿得有女人味一點;女兒則抱怨母親對她女伴的歧視,Carola卻抬出女兒的印地安人教母來證明她沒有偏見,孰料後來這位印地安教母來看望Carola時卻提出收購這座莊園樓房的請求,這時整個家已經崩毀在即,Carola能夠賣給自己人又能得到個好價錢已是萬幸,而這位原住民新統治階級的出現無疑是對玻利維亞政治的更大諷刺!
最令人凝神屏息的是Wilson之所以急著回鄉,係因為他的小兒子夭折了,他開著那輛幾乎不曾開動過的賓士趕回村去,用行李廂載運兒子的遺體,還受到路哨管制的軍警刁難,Carola的小兒子還躲在車子裡跟來,最後來到某處高地為兒子舉行原住民喪禮,這可能是全片最動人的一幕:10多位印地安原住民圍繞著遺體席地而坐,眾人分吃著原住民食物,鏡頭緩緩繞著、帶領我們看著這一切,悲傷與荒謬的氣氛瀰漫交錯,Carola的小兒子依偎在Wilson身邊,以Wilson平日與他相處(幾乎比自己兒子還親)的感情,無形中給了他最大的撫慰。
然而導演早已諄諄告誡過我們這是個悲劇的輪迴:小兒子長大了也極可能跟他的父母兄姊一樣,盡情享受Wilson為他們做的一切,卻對他頤指氣使,恣意輕賤。
這種360度慢速旋轉的鏡頭運動,帶領觀眾看到的細節其實相當豐富,每個房間、每個角色之間的人際互動,導演彷彿剝洋蔥般地一片片剝除這個家庭富庶豐美的表象,結果讓觀眾看到的是玻利維亞社會的核心本質。整部片包含的議題多而複雜,從殖民歷史到種族與階級政治,光是女兒與母親爭執的幾場戲就包含多少複雜難以釐清的議題!
此片如此拍攝之立體效果已不同於繪畫般的平面視覺,而小男孩經常爬上屋頂與他想像中的史匹柏對話(象徵玻利維亞的美國夢?),當鏡頭在屋頂上方旋轉時,這個家庭的每個成員各居其室各有其位卻同樣孤寂,而鏡頭再旋轉拉高,更帶出整個玻利維亞山城的層次感,那種貧民山窟與白人富豪莊園的對比立刻撼動人心,但其實這個家庭正在崩解當中,整個過程就這樣一場一場剝開來給你看。
玻利維亞是南美洲唯一的內陸國,境內多為高山高原地形,首都拉巴斯更是全球海拔最高的國家首都。也因其身處南美中心,鄰國包括巴西、巴拉圭、阿根廷、智利、祕魯等幾個重要國家都與它毗鄰;以本片360度的旋轉運鏡來看,當拉高到某一高度時,其實暗示其視野可擴及整個南美。
這也是為什麼1965年切‧格瓦拉從非洲剛果(其非洲中心的地理位置正如南美玻利維亞)失敗歸來,不肯留在古巴,而要到玻利維亞來打游擊搞革命的原因:玻利維亞的地理與地形條件正適合發展游擊隊,可以向周遭國家輸出革命。
而切‧格瓦拉的失敗也正是敗在對玻利維亞山區的印地安農民的不了解,他們傳統上對外人甚至混血兒都具有極大的不信任感。1968年玻利維亞導演約吉‧桑傑尼斯(Jorge Sanjines)組織了一隊9人的拍攝小組,前往距拉巴斯400公里以外的卡塔山區拍攝著名的經典電影《禿鷹之血》(Blood of the Condor),儘管他們事先與部落裡的領袖有所聯繫並獲得首肯,然而當地農民對這些外人的疑懼幾乎使得首領的權威與地位不保,而片子最後終於能夠拍攝完成實有賴於他們懂得尊重印地安的傳統,把自己能否拍攝的權力與機會都交給原住民來決定,整個過程精采無比(可參考〈拉美電影與社會變遷〉一書中約吉‧桑傑尼斯的回憶文章);《禿鷹之血》於1969年終於完成,其內容主要是針對美國人在玻利維亞所進行的大規模婦女強迫結紮的行動,當時玻利維亞嬰兒的平均死亡率高達40%,而結紮甚至沒有經過婦女同意!
對比本片中Wilson的兒子夭折,而比他兒子更親的Carola的小兒子卻在屋頂上發著美國夢,真可以說諷刺到了極點!
本片其實與楊德昌《一一》也有很多相類的呼應,主要都是從一個家庭的核心成員逐步開展擴散,把整個家族史勾勒描繪出來企圖反映整個時代的社會文化與政治,只是《一一》更為繁複,格局更大,不過這片的形式特別,導演把整個家庭成員及其相關人物處理得十分立體,每場戲的表演及走位調度都非常精準,難怪可以獲得日舞影展最佳導演及最佳劇本,真是當之無愧!
在台北電影節中放映的場次有限,希望有更多機會讓更多人看到,畢竟從好萊塢(第一電影)到歐洲(第二電影)的片子,台灣觀眾看到的機會很多,像《南方安逸》這樣的拉丁美洲第三世界電影看到的機會就不多了,有興趣的朋友可要好好把握。
※本文之精簡版於2010年7月1日刊於7月號人籟論辨月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