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ophet2.jpg 

 

電影一開始,一臉無辜的伊斯蘭青年馬里克(Tahar Rahim飾演)被帶領進入監獄,眼神純潔得像一張白紙;他被剝得赤條條的,像個嬰兒,就這樣被丟進那個封閉的「社會」之中;他與外面世界的聯繫,只有一張50歐元的紙鈔。

 

等到電影結束,你會發現步出監獄的馬里克已經變成黑幫老大,他的眼神篤定而自信,既複雜又神祕,原來那張白紙上已經寫滿了故事,而外面的世界還有一個女人、一個孩子、一群幫眾以及數不清的財產在等著他。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TheEclipse1.jpg 

 

沒有人是完美的,但是道德的理想性往往要求人做到完美,一旦在人心軟弱之處守不住,敗德的指控壓力大到可能會毀掉一個人。而這些人心軟弱之處,正如子貢所言「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也就是「蝕」。

 

愛爾蘭知名劇作家康納麥佛森導演的電影《蝕》(The Eclipse)便使用了這樣一種簡明的隱喻,效果卻出奇地佳。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vengence1.jpg 

 

 

《復仇》的風格是典型的杜琪峰加韋家輝,演員也都是熟悉的老班底:老大任達華、老鬼黃秋生、跟班林雪,偶而搭配林家棟、張家輝或張耀揚,要多個搶戲的還有吳鎮宇,只不過為了晉身國際,才特別找來法國搖滾明星強尼哈樂戴。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00DaysofSummer.jpg 

 

對影迷而言,《戀夏500日》(500 Days of Summer)有許多向經典電影致敬對話的場面,這些場面貫串全片最為可觀,例如開場就是把《曼哈頓》裡伍迪艾倫和黛安基頓坐在路邊公園板凳的背影搬到洛杉磯去。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ettheRightOneIn.jpg

 

 

一定有人覺得吸血鬼片會有什麼新意?結果這部瑞典吸血鬼片硬是與眾不同。導演以寫實的基調,細細鋪排了兩個孩子相遇相知乃至相濡以沫的過程:在校園遭霸凌的單親小孩歐斯卡,意外結識其人生路上的伴侶伊萊,兩人共同解決彼此的問題以後攜手勇闖天涯。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good.jpg

 

海耶克名言:「通往地獄的路是由善意鋪成的。」或許這就是《毀滅效應》(Good)片名原文所揭示的。

 

納粹德國初期,由維果莫特森飾演的文學教授約翰哈德所寫的一本小說為希特勒所欣賞讚許,這是他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刻,卻也是他踏進地獄的開始。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eBadLieutenant4.jpg

 

在眾多好萊塢明星中,尼可拉斯‧凱吉對我而言是個又愛又恨的異數。

 

自《鳥人》(Birdy)、《扶養亞利桑那》(Raising Arizona)、《發暈》(Moonstruck)乃至《我心狂野》(Wild at Heart)以來,他的演技為多數影評及觀眾所肯定,但他從影30多年來所主演的片子,十部裡卻總有七、八部是商業芭樂片。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Let the Wind Carry Me2.jpg 

 

2009年才剛過,但這卻是台灣電影史值得標記的一年,倒不是因為有什麼劃時代的經典鉅作問世,而是因為單單這一年居然就有三本重要的電影專書出版,分別是關於三位台灣電影人的深度採訪記錄:剪接師廖慶松、錄音師杜篤之以及攝影師李屏賓。這三本書代表了台灣社會對於過去將近30年來默默耕耘、認真打拼的電影幕後工作人員的肯定,而且是真正地深入他們的工作內容去理解其成就之後的肯定,其意義與影展得獎或直接對導演的獎勵禮讚可以說完全不同。

 

2009年初出版的《電影靈魂深度的溝通者──廖慶松》,是第十屆國家文藝獎得獎者專書。而杜篤之是第八屆國家文藝獎得主(本屆才開始將電影納入給獎範疇,侯孝賢導演婉辭但第九屆仍獲得提名給獎),也是第一位獲得國家肯定的電影人,他這本書《聲色盒子》其實早該出版,這兩本訪談書的作者都是長期關注電影的資深媒體人張靚蓓。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Mother1.jpg 

這幾年都會寫一下前一年的個人年度電影排行,並非企圖左右別人的觀影品味,也不在鞏固什麼影評界(如果有)的論述權力,只是想對自己過去一年來的觀影經歷做個整理。然而每次選片都遇到一些難題,因此選片標準必須更清楚地界定一下:

 

第一,必須是當年度在大銀幕上看過的電影,影展或院線不論,電視頻道、網路下載或DVD不算。雖然如此對一些無緣上映的片子會感到可惜,比如去年初看的許鞍華《天水圍的日與夜》(The Way We Are),在我心中其實這片還在《不能沒有你》之上,但因看的是DVD,因此就不排入了;不過由於去年年中我開始使用Plurk記錄我的電影日誌,我看過的每一部片或多或少都會留下一些文字紀錄,也許明年會有一個DVD的電影檢點也不一定。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TheWhiteRibbon3.jpg

 

 

1992年6月28日法國總統密特朗突然造訪塞拉耶佛,當時波士尼亞戰火正熾,有看過1994年威尼斯影展金獅獎電影《暴雨將至》(Before the Rain)的朋友,應不難體會南斯拉夫解體之後的巴爾幹悲歌;然而巴爾幹悲歌又是如何造成?密特朗造訪的日期可說是個追溯理解的關鍵,卻沒有多少人了解法國總統在那天來到波士尼亞首都對於巴爾幹的歷史到底有什麼啟示意義,英國史學家霍布斯邦在《極端的年代》(Age of Extremes)一書中就感嘆「歷史的記憶,已然死去。」

 

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