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遠遊 (15)
- Apr 04 Wed 2007 02:57
樂生的後現代生活
- Aug 09 Wed 2006 15:08
到威尼斯(3)
- Aug 04 Fri 2006 03:47
追黃蝶記
- Jul 27 Thu 2006 02:25
人格救國

3省道我走過不下數十回了,但去年9月駕車出遊,途經3省道關西路段,一路視野廣佳天氣大好,忽然四個大金字逼入眼簾,便是這個妙極的石碑:「人格救國」,當機立斷踩下緊急煞車,立刻拍下兩張,以玆存真;原本有意循路入村,訪尋此碑由來,後因時程所限而作罷。如今貼出,只因覺得此正其時也!以今日現勢,實不必再問此碑由來了,只能說關西彼村的村民早有先見之明。
自1921年余日章於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首倡「人格救國」以來,除了影響當時的孫中山提出同樣的主張之外,陳獨秀也在上海基督教青年會的要求下將「青年雜誌」更名為「新青年雜誌」,只是這已是7,80年前的大陸舊事,沒想到如今竟在此見到這四個字,時空錯置的詭異奇趣頓時充斥心頭。
- Jul 26 Wed 2006 10:52
2001香港紀行(3)
- Jul 25 Tue 2006 09:53
2001香港紀行(2)
- Jul 21 Fri 2006 00:53
2001香港紀行(1)

到香港的第一天已是10/10晚上,在旺角西洋菜街附近閒逛了一下,吃了一客許留山的芒果西米撈,將近午夜回到油麻地的救世軍賓館,轉開電視,正好看到董建華正進行任內第五次﹝也是他任期的最後一次﹞施政報告。這種行政長官的施政報告竟由官方安排、媒體直播﹝雖然是深夜時段﹞,怎麼都不能不說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這更是連號稱已經如何如何民主的台灣也看不到的做法:你能想像馬英九或謝長廷﹝甚至張俊雄、陳水扁﹞在電視機前明白地向市民大眾報告下年度的施政方針有12345678點嗎?
這節目並不是為政府的政績做宣傳,而是向市民報告,同時的「配套措施」還包括第二天香港市民可在各定點領取以香檳金色印製、厚達數百頁的行政長官施政報告,相關單位如房委會、金融管理局等也立刻公佈配套措施,做這些事情的目的何在非常清楚。姑且不論董建華的施政功過評斷如何,這起碼是一個負責任的政府該做的事情:盡所有可能的方式讓所有人民知道政府決定要做些什麼事,而且明明白白由最高行政首長嘴裡說出來,日後想賴,門都沒有!
- Jul 20 Thu 2006 01:32
香港掃街特報7集
- May 27 Sat 2006 22:51
香港人與地(2)
- May 25 Thu 2006 01:42
香港人與地(1)
- Jan 04 Wed 2006 03:04
到威尼斯(2)
- Aug 26 Fri 2005 03:42
東京記憶拼圖(2)
- Aug 10 Wed 2005 02:30
到威尼斯(1)

到威尼斯很簡單。
大致的過程是這樣的:我們是中午吃過飯後從台北開車出發經八里走西濱公路到桃園中正機場Check-in待機逛免稅店至登機3個半小時,再坐飛機4個半小時到曼谷天色已黑,下機問東問西緊張兮兮找轉機登機門上廁所1小時,再坐上飛機飛米蘭吃3頓飛機餐讀珍莫里斯的「威尼斯」11小時,在米蘭瑪賓莎機場降落下機時天剛破曉,在機場裡白走了1公里路才坐上1號機場巴士半小時,高速公路遇上班車潮半停半塞到米蘭中央車站2個半小時,下車東找西找自動售票機不費工夫就搞懂售票系統買到已經進站即將出站的火車票半小時,急急坐上火車再搞懂座位編碼系統拉行李找位子在走道上擠人趕人半小時,終於坐到定位再花3個半小時爭執積雪還是積霜繼續讀珍莫里斯抵達聖塔露西亞時已經過午,走出車站見到第一眼大運河呆立半晌找1號水上巴士站半小時,搖搖晃晃坐到兵工廠站下船拉行李閃狗屎避鳥糞過三座橋左轉加里波底花園大道並找到飯店1個半小時,Check-in之後再拖行李到城堡區2047爬上三樓半小時。算算我們從台北汀州路公館的小閣樓到威尼斯城堡區2047的小閣樓,使用了陸海空共5種交通工具,只花了30個小時!
- Dec 03 Fri 2004 02:46
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