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影想 (157)
- Jun 23 Mon 2008 04:37
青春的風險
- Jun 03 Tue 2008 19:09
關於「浮華陷阱」的十一條隨想
- Mar 24 Mon 2008 05:11
英雄的幻影
- Feb 08 Fri 2008 18:21
門外漢的一見
- Jan 24 Thu 2008 18:58
空心的麥子
- Nov 29 Thu 2007 03:40
勸服的基底

近兩個月連著看了三部關於反戰的美國片:「震撼效應」﹝In the Valley of Elah﹞、「恐怖幻象」﹝Bug﹞、「權力風暴」﹝Lions for Lambs﹞,均是在向美國對外輸出軍事武力的控訴與反省,但風格不同、技巧殊異,可說是各擅勝場,只是每看一部就會對上一部進行文本比較,總覺得一層翻過一層,三部電影似乎可以互補不足,卻又各自缺少了一點什麼。
保羅海吉斯﹝Paul Haggis﹞導演的「震撼效應」其實沒那麼震撼,若干情節設計得有些刻意,尤其是片頭片尾的那桿上下顛倒的美國國旗﹝編導可能還蠻引以為傲的?﹞,玩弄符號象徵的斧鑿痕跡過重反而減少了動人的力道,導演反戰的層次由原本的普世人性立場轉而成為對於美國愛國主義的質疑,這種自我窄化不免讓非美國籍的觀眾﹝如我﹞搖頭,還好湯米李瓊斯精純內斂的演出撐起了整部片;不過藉由自前線歸來的同袍兄弟彼此相殘毀屍滅跡的罪行,以及一個受到大兵家暴求助無門還受到員警嘲笑的年輕妻子,來呈現戰爭是如何扭曲人﹝戰士﹞們對待生命的態度,「震撼效應」不是第一部也不會是最後一部。
- Nov 22 Thu 2007 03:23
慾望的凝視

凱薩琳布蕾亞﹝Catherine Breillat﹞一直以來都在探討女性與性的種種議題,鍾情的程度已開始令某些影迷感到厭煩,這回在「情慾二重奏」﹝Une vieille maitresse﹞裡,她卻把焦點轉到了男性身上,不啻為一大驚喜,儘管男主角弗德艾特羅﹝Fu'ad Ait Aattou﹞實在太過俊美,李幼鸚鵡鵪鶉大師應該不會放過才是。
不知此片的中文譯名是誰決定、如何決定的,但既然如此命名,可以想見這是因為片中男主角周旋於長期同居的前情婦艾希雅阿基托﹝Asia Argento﹞以及新婚妻子蘿珊梅斯基達﹝Roxane Mesquida﹞兩個女人之間所致。然而我卻傾向於認為這個「二重奏」指的是男主角自己以及他新婚妻子的祖母克勞德薩侯特﹝Claude Sarraute﹞。
- Nov 17 Sat 2007 02:30
野放的真情
- Sep 28 Fri 2007 03:31
關於「色戒」的十九條隨想
- Sep 22 Sat 2007 00:54
衝突者的無神論
- Aug 14 Tue 2007 03:22
只有保守,沒有秘密
- Jun 11 Mon 2007 03:29
冷血的懷舊
- May 24 Thu 2007 15:49
我最在意電影的二三事
- Apr 19 Thu 2007 16:31
三方通話:文學與電影
- Mar 22 Thu 2007 01:06
BRAVO! 馬丁!
- Mar 15 Thu 2007 16:29
香港沒有曙光,台灣可有樂生?
- Feb 08 Thu 2007 21:47
鏡子反映了啥?──談愛麗絲
- Feb 05 Mon 2007 05:08
意識型態的冒險
- Dec 31 Sun 2006 02:17
忽然一句:點評2006年度電影